活动资讯/详情
前两期,我们全面解读了“时间的回声”双流城市记忆共创特展的第一单元“人”与第二单元“城”,从双流“人”的视角看到了双流“城”的发展。今天,我们将继续对展览的第三单元“俗”进行解读,在“城”的变化中,探索双流悠久的历史中,瑰丽绽放的民俗文化。
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与地域特色的交织中,民俗文化承载着民族的历史记忆与文化传统,是一座城市在地人文的结晶。双流是古蜀农耕文明的发源地之一,十万年的人类活动史谱写了这里的历史图景。
双流的民“俗”,表现在从历史到现代的方方面面。从一尊灰陶舞蹈俑到今日的活泼喜乐的双流人;从相传在三国时期就种下的牧马山辣子到现在的双流老妈兔头、黄甲麻羊……时至今日,我们依然可以在一件件事物中看见双流的过去,看见自双流历史中传递下来的娱乐、美食和创造。
“一方水土养一方人”,不同的城市环境造就不同的风土人情,而食物则是人与地方最亲密的情感关联。双流饮食文化丰富,美食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当地的人文。在麻辣鲜香的兔头、热气腾腾的黄甲麻羊、晶莹剔透的肥肠粉以及整个双流的饮食文化中,我们可以看到、闻到、尝到和感受到双流人的热辣性格。
双流味觉地图展陈现场
基于这样的思考,我们创作了“双流味觉地图”。我们走街串巷,寻找到最能代表双流味道的美食店,从白家高记肥肠粉、袁荞面等特色小吃,到双流老妈兔头、阮老大麻羊、乔一乔怪味干锅等经典名店,绘成了这幅“舌尖上的双流”。
双流味觉地图展陈现场
如果回忆是一座城,那么记忆中的味道就是护城河,承载着人们对童年与旧时光的美好记忆。隐藏在大街小巷中的双流美食,传承几十年,如今依旧酝酿着舌尖百味。
“双流味觉地图”展陈现场
当然,对于双流美食来说,丰富的香料是制作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独特“秘方”。我们制作了香料墙,墙上陈列着八角、黄栀子、草果、香叶、小茴香等香料匣。
人们在香料墙前观察香料的形状
孩子们好奇地把二荆条拿在手上仔细观看
众多特色香料中,二荆条的“辣”,可能是记忆里最为浓郁的味觉印象。双流牧马山二荆条的种植历史悠久,据《华阳县志记载》:“牧马山产二荆条辣椒,色红、味辣,在清朝时期作皇家贡品”。为了将这种味道传递给更多人,我们还设置了“种子分享区”,观展者可以将二荆条的种子剥开拿走种植,让二荆条在每个人的家里茁壮生长。
展览设置了二荆条“种子分享区”
1973年,新疆吐鲁番出土了一匹联珠对龙纹绫,墨书题记:“景云元年,折调绸绫一疋(匹),双流县八月天官主簿史谕。”这是我国出土的丝织物中唯一记载产地的文物,产地就在双流。
双流广都博物馆展厅内的联珠对龙纹绫展区
双流,在蜀锦璀璨的历史中有着重要的的地位。古蜀时期,蚕丛部落从岷江上游逐水而下,在双流牧马山找到了繁衍之所,并在此栽桑养蚕,揭开了蜀锦辉煌的篇章。三国蜀汉时期,诸葛亮居住在双流葛陌村,栽桑养蚕八百株,鼓励群众大量摘桑养蚕。现在,在双流九江,成都古蜀蜀锦研究所伫立于此,聚集了一批优秀的蜀锦专家和艺人,保护并传承着蜀锦数千年的技艺结晶。
“机杼的回声”展陈现场
历经两千多年传承而不绝的蜀锦,如今是蜀地文化的承载,是双流最重要的名片之一。于是,我们在展览里放置了一台小型提花织机,将蜀锦的丝线延伸至四周,牵引着人们去回忆蜀锦那段漫长、辉煌且绚丽的历史。这组装置取名为“机杼的回声”,希望人们的耳边可以回荡起历史的长河里吱吱呀呀的织锦声。聆听“机杼的回声”,是对蜀锦的守护与传承,重温传统丝绸文化的记忆。
“机杼的回声”展陈现场
文物,在漫长时间中保留着往日痕迹,证明着历史的存在。一尊东汉舞蹈灰陶俑扬起衣袖,定格的舞姿呈现出汉代广都曾经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与精神面貌。陶俑脸上柔和的笑容,仿佛与今天的双流人相映照,时空流转,千百年来,双流人的乐观豁达始终延续。
广都博物馆馆藏东汉舞蹈灰陶俑
我们在展览中,对东汉舞蹈灰陶俑的舞姿想象并进行还原,制作成一段古今穿越的特效动画。荧幕中亦真亦幻的景象交织,穿越古今时空的限制,将从前那一段大汉盛世拉近眼前,与今日的繁忙双流重合到一起。从广都城到双流,从一尊古朴的舞蹈俑到灵动的舞者形象,传统礼乐文化此刻变得具象化。
“广都舞蹈俑在双流”展区
屏幕旁展出的是两排由双流孩子们创作的舞蹈俑临摹画作。稚嫩的笔触,正是文化传承的最好体现。因为热爱,才会去铭记、去思考、去实践。我们的前人,我们脚下的土地,属于双流历史的故事,都在一笔一划的描绘里。
双流孩子们创作的舞蹈俑临摹画作
双流的历史文化风貌,不仅蕴藏在“城”的变迁里,也体现在人们的生活方式、风土人情与文化习俗里。双流的味道地图,描绘出城市的人间烟火;机杼的丝线,织造出非遗蜀锦的历史脉络;舞动的陶俑,刻画着从广都到双流的幸福图景……每个双流人,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,更是文化的传承者。来吧,我们一起走进“时间的回声”,感受双流民俗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。
手机端点击下方即可查看: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5spwh8O_Y-0Wr55XO9OD0g
微信公众号
订票小程序